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会议指南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产品分类 / Product category
 
同声传译系统
无线同传系统
同传译员派遣
即席会议系统
投票表决系统
音视频设备
会议签到系统
礼仪接待
安全维护
文艺演出
舞台特效设备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复旦教授否认吸雾霾6天变黑肺 网友疑药企过度炒作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教授一项研究表明“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并据此解读为:“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几乎无逆转可能。”

  对此,昨天宋伟民教授予以澄清并表示:由于其开展的研究项目采用的暴露方法完全不同于在大自然中通过自然呼吸的实际暴露方式,而有关“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一说过于夸张,并希望媒体能正确解读、科学理解这一研究结果,不要夸大其辞。

  宋伟民介绍说,在研究中课题组采用了“PM2.5配置的生理盐水悬浮液”对大鼠进行染毒实验。这种方法是通过“肺滴注法”直接对大鼠的肺进行染毒,而这一暴露方式完全不同于人在大自然中通过自然呼吸的实际暴露方式,且其进行这项实验时,直接“滴注”到大鼠肺组织中的PM2.5的量远远超过人在实际环境中的量。

  据悉,课题组开展的研究是“关于两种止咳药物对预防和治疗大气PM2.5对呼吸道毒作用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两种止咳药物对PM2.5暴露所导致的大鼠肺损伤有何预防和治疗作用。现有的统计分析表明:PM2.5暴露对照组与预防组和治疗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别。“我们的研究结果主要是为了证明两种止咳药对PM2.5气管滴注暴露所致的大鼠肺损伤有没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我们的实验也只是根据动物实验研究得到的初步结果,所反映肺损伤的指标也很有限,更不是临床试验,所以不能反映人接触PM2.5后的实际情况。”宋伟民强调说。

版权所有 2004-2012 百睿德上海同传网皖ICP备11014461号-47

皖公网安备 34020202000109号